2016年8月28日星期日

为什么要学文学?




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能拥有的经验何其有限,加上我们生在一个特定的安逸的时代,文学却能让我们突破这些时空的限制。它让我们看见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如何面对生命中不一样的困境。我们顿时进入了别人的生命;别人的经验嫁接在自己的身上,有限经验扩散开来。

“文学让‘人性’完全地扩展开来在眼前,那些丑陋与美丽的,一览无遗。 ”

进入文本体验不同人的生命困境与面貌,又有什么意义呢? 意义就在于了解“人性”——何谓“人”,身为一个“人”意味些什么,面临怎样的处境,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“人类”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,我们有言语,我们能思考、能体会自己甚至他人情绪,我们具有想象力,有恻隐之心,会经历道德的纠结。这些何等丰富的可能性却往往被某个特定的人生、身体、时代给限制了。文学让“人性”完全地扩展开来在眼前,那些丑陋与美丽的,一览无遗。 

“(文学里)恒古不变的,即使换了个时代论调,是人性中的某些特质,某些必然要面对的处境。”

好的文学更是把那些好的与坏的杂揉在一块儿,因为真实的生活永远不像 “故事” 或“寓言”那么单一绝对,我们看见了事情的复杂,看见人的不同面向如何被处境激发,甚至互相搏斗。我们学会怜悯,也从中获得面临这无常又疯狂的人生的智慧。看久了,我们有天忽然发现:“诶,那不就是我吗?”恒古不变的,即使换了个时代论调,是人性中的某些特质,某些必然要面对的处境。我们因此为了某个逝去的岁月而叹息,为了某个人物而哭泣,而在合上一本书时,虽然多了一份沉重的智慧,甚至可能找到了活下去的能量,但也不禁怅然若失——正因为文学反映的,就是“人”,其实就是我们某个潜在的部分啊。

然而,或许会有人问,为什么要“学”文学? 我按照个人体会阅读文本不行吗? 意义总随着知识的获取而倍增,那双受过文学教育的眼睛,不仅会为了故事而哭而笑,它明白是文本中的什么让自己哭笑,文本又是“怎么样”做到的。这样的读者能深入文本的核心,所得到的,自然比一般的读者多了。

你在所读过的每一篇文学作品中,看见了什么?

-----------

【延伸阅读】
1) 詹宏志:人们越来越不读书?鲁宾逊可以告诉你的几件事
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160722-culture-reading-janonrobinson/#
詹宏志:"任何文字阅读都有一个搏斗的过程,要跟它打交道是要有一些努力的,当他作着那过程里的一切行动,我们都要替他感到高兴,觉得他有了一种可能。"

2)名作家廖玉蕙:“换个脑,用文学思考生活!”

http://gbonews.pixnet.net/blog/post/4289680-%E5%90%8D%E4%BD%9C%E5%AE%B6%E5%BB%96%E7%8E%89%E8%95%99%EF%BC%9A%E3%80%8C%E6%8F%9B%E5%80%8B%E8%85%A6%EF%BC%8C%E7%94%A8%E6%96%87%E5%AD%B8%E6%80%9D%E8%80%83%E7%94%9F%E6%B4%BB%EF%BC%81
廖玉蕙:"阅读和写作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容易。““有了文学,可以帮我们追求对的方向,多元解读人生。”

1 条评论 :

  1. 此篇分享,有助于即将育人子弟的文学教师们回到本质思考,究竟什么才是文学。
    教师唯有认清文学的定位,对于文学有自身独特的诠释,方能赋予文学教学旺盛的生命力。
    感谢博主引人深思的分享 =)

    回复删除